首页 > 诗文 > 梅尧臣的诗 > 依韵和宋中道见寄

依韵和宋中道见寄

[宋代]:梅尧臣

岁在涒滩初别子,子适广平裨郡理。

廉颇台倾有遗址,今逢四方弓久弛。

时不用兵皆乐乡,念我贫居天子庠。

抱经临案空循行,貌垢不洗颜苍苍。

得时少壮相揄扬,独行无侣心浶浪。

肠如辘轳转井床,内饥外寒肤粟芒,

若此煎炒何心肠。王都浩浩多球琅,

怀珉安可争焜煌。旧朋升腾皆俊良,

殁不发语生括囊。巍巍尧舜开明堂,

大调金石来凤皇。鸳鸯戟翼方在梁,

福禄其宜无不臧。已甘老死填沟隍,

殭尸阖棺犹目张。仲尼生世尚徨徨,

岂能强聒争跄跄。未由见子举以觞,

北望大河衣袂攘。牢牛横汉不服箱,

欲往乘车无可当。天驷有星名曰房,

又欲乘马行幽荒。牛虽蹄莹马眼光,

既不我驾路阻长。我怀炳炳何日忘,

半夜揽琴弹履霜。写意缄辞无雁将,

低云作雪正苍茫。

梅尧臣简介

唐代·梅尧臣的简介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 梅尧臣的诗(1885篇)

猜你喜欢

自遣

明代许继

卧疴人事违,流景自如昔。年年溪南村,霜叶千树赤。

既为升平民,所好胡不得。耕凿给妻孥,相看至头白。

淮浦歌三章为太仆杨敬之作 其一

明代边贡

淮浦泱泱淮水流,月明长照浦中楼。白鹤青猿好相访,主人今只在滁州。

林浴元民部邀游虎丘夜半方回

明代郭之奇

龙门通世好,虎刹获新观。会晤缘非偶,登临足未艰。

层峰随野眺,曲涧恣幽盘。风入陵通气,日归寺隐峦。

摘芳词·莺声寂太平时

宋一鸿

良夜迢迢低玉绳,望双星。罗衣偷卸若为情,细叮咛。

拗住银钩红烛背,悄无声。是何意态意怦怦。问卿卿。

次韵张秘丞劝驾

宋代刘克庄

一纸黄书举茂才,使君后挽复前推。

似闻太史占奎宿,先敕天官起蛰雷。

和张寺簿功父得祠

宋代释宝昙

碧海鲸鱼快一逢,不为夜雨泣秋虫。

神交已极天人际,玉立仍馀国士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