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子洪善北来言及近年吴中有开淞江之役书此示之
[清代]:顾炎武
淞江东流水波缓,王莽之际尤枯旱。平野云深二陆山,荒陂草没吴王馆。
五十年来羹芋魁,顿令泽国生蒿莱。岂无循吏西门豹,停车下视终徘徊。
少时来往江东岸,人代更移年纪换。即今海水变桑田,况于尔等皆童丱。
乍看畚锸共欢呼,便向污邪祝一壶。岂知太平之世饴甘荼,川流不盈泽得潴。
风雨时顺通祈雩,春祭三江,秋祭五湖。衣冠济济郊坛趋,岁输百万供神都。
江头担酒肴,江上吹笙竽,吏无敲扑民无逋。嗟余已老何时见,久客中原望乡县。
那闻父老复愁兵,秦关楚塞方酣战。忽忆秋风千里莼,淞江亭畔坐垂纶。
还归被褐出负薪,相逢绝少平生亲,怪此伧夫是何人。
淞江東流水波緩,王莽之際尤枯旱。平野雲深二陸山,荒陂草沒吳王館。
五十年來羹芋魁,頓令澤國生蒿萊。豈無循吏西門豹,停車下視終徘徊。
少時來往江東岸,人代更移年紀換。即今海水變桑田,況于爾等皆童丱。
乍看畚锸共歡呼,便向污邪祝一壺。豈知太平之世饴甘荼,川流不盈澤得潴。
風雨時順通祈雩,春祭三江,秋祭五湖。衣冠濟濟郊壇趨,歲輸百萬供神都。
江頭擔酒肴,江上吹笙竽,吏無敲撲民無逋。嗟餘已老何時見,久客中原望鄉縣。
那聞父老複愁兵,秦關楚塞方酣戰。忽憶秋風千裡莼,淞江亭畔坐垂綸。
還歸被褐出負薪,相逢絕少平生親,怪此伧夫是何人。
唐代·顾炎武的简介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 顾炎武的诗(280篇) 〕
明代:
区大相
黄山连碧虚,上有轩辕居。丹台久芜没,何客此结庐。
结庐独长往,早发金庭想。高揖曹阮辈,炼药恣偃仰。
黃山連碧虛,上有軒轅居。丹台久蕪沒,何客此結廬。
結廬獨長往,早發金庭想。高揖曹阮輩,煉藥恣偃仰。
明代:
黎民表
林壑晚逾胜,风尘远暂忘。物情嫌肮脏,吾意在耕桑。
败叶虫行篆,浓花密占房。浮生堪浊酒,穷远任苍苍。
林壑晚逾勝,風塵遠暫忘。物情嫌肮髒,吾意在耕桑。
敗葉蟲行篆,濃花密占房。浮生堪濁酒,窮遠任蒼蒼。
明代:
王邦畿
兰丛翠叠气氤氲,月相庄岩看未真。手里星星香线火,曾无分与饮烟人。
蘭叢翠疊氣氤氲,月相莊岩看未真。手裡星星香線火,曾無分與飲煙人。
明代:
石宝
从仕二十载,卜居亦六七。身世任蓬转,无问喧与僻。
最后移阙西,地位更平直。趋鼓向启明,绕尽宫树碧。
從仕二十載,蔔居亦六七。身世任蓬轉,無問喧與僻。
最後移阙西,地位更平直。趨鼓向啟明,繞盡宮樹碧。
唐代:
张泌
独立寒阶望月华,露浓香泛小庭花,绣屏愁背一灯斜。
云雨自从分散后,人间无路到仙家,但凭魂梦访天涯。
獨立寒階望月華,露濃香泛小庭花,繡屏愁背一燈斜。
雲雨自從分散後,人間無路到仙家,但憑魂夢訪天涯。
元代:
萨都剌
几夜幽香恼梦魂,殷勤来倩陇头人。凿开东阁窗前地,分得西湖雪里春。
瘦影番来新体态,疏枝犹带旧精神。今朝伴我清吟处,不许诗怀更有尘。
幾夜幽香惱夢魂,殷勤來倩隴頭人。鑿開東閣窗前地,分得西湖雪裡春。
瘦影番來新體态,疏枝猶帶舊精神。今朝伴我清吟處,不許詩懷更有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