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横
词语解释
连横[ lián héng ]
⒈ 战国时张仪游说六国共同事奉秦国称连横;苏秦说六国联合抗秦叫合纵。泛指结盟。
引证解释
⒈ 战国 时 张仪 游说六国共同事奉 秦国 称连横; 苏秦 说六国联合抗 秦 叫合纵。
引《战国策·齐策一》:“张仪 为 秦 连横。”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於是彊国务攻,弱国备守,合从连横,驰车击轂,介胄生蟣蝨,民无所告愬。”
唐 刘知几 《史通·言语》:“若《史记》载 苏秦 合从, 张仪 连横, 范雎 反间以相 秦,鲁连 解纷而全 赵 是也。”
⒉ 泛指结盟。
引《梁书·张缅传》:“收散亡之餘弱,结与国而连横。”
《陈书·高祖纪上》:“豫章 祅寇,依凭山泽,缮甲完聚,多歷岁时,结从连横,爰洎 交 广。”
《旧五代史·汉书·史弘肇传》:“居无何,河中、 永兴、凤翔 连横 谋叛。”
国语辞典
连横[ lián héng ]
⒈ 战国时秦国张仪所提倡的外交政策。目的在打破六国合纵政策,利诱六国分别与秦国亲善,然后再各个击破,达到统一天下的目的。也作「连衡」。
引《战国策·秦策一》:「约从连横,兵革不藏。」
反合纵
⒉ 人名。(西元1878~1936) 字武公,号雅堂,又号剑花。台湾台南人,原籍福建龙溪。擅写诗文,精通史学,曾任职台湾日报、台南新报汉文部,民国元年入清史馆工作。毕生致力于保存台湾文献,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诗乘》、《剑花室诗集、文集》等。
※ "连横"的意思解释、连横是什么意思由中华词库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最近反义词查询:
屡屡的反义词(lǚ lǚ)
回顾的反义词(huí gù)
普遍的反义词(pǔ biàn)
合法的反义词(hé fǎ)
欣欣向荣的反义词(xīn xīn xiàng róng)
明明的反义词(míng míng)
合股的反义词(hé gǔ)
回升的反义词(huí shēng)
破坏的反义词(pò huài)
制定的反义词(zhì dìng)
下手的反义词(xià shǒu)
干涉的反义词(gān shè)
战胜的反义词(zhàn shèng)
生路的反义词(shēng lù)
振奋的反义词(zhèn fèn)
农村的反义词(nóng cūn)
过时的反义词(guò shí)
团结的反义词(tuán jié)
日晕的反义词(rì yùn)
一定的反义词(yī dìng)
埋藏的反义词(mái cáng)
忠心耿耿的反义词(zhōng xīn gěng gěng)
温暖的反义词(wēn nuǎn)
怀疑的反义词(huái yí)
增产的反义词(zēng chǎn)
更多词语反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