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栗失箸的成语故事


战栗失箸

拼音zhàn lì shī zhù

基本解释战栗:恐惧的样子;箸:筷子。害怕得连手里的筷子都掉了。形容吓得失去了常态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先主未发,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


战栗失箸的典故

东汉末年,刘备因为失势落魄到去投奔曹操,曹操招待他,刘备为掩饰自己的野心,装做种菜,不闻政事。曹操设宴款待刘备,席间与刘备祝酒论英雄,认为他们俩才是真正的英雄。刘备吓得惊慌失措筷子都掉了,刚好雷声掩盖了这一切。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战栗失箸)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默默无闻 明 李桢《剪灯余话》:“而使之昧昧无闻,安得不饮恨于九泉,抱痛于百世哉?”
舍安就危 宋·苏舜钦《上范希文书》:“延州逼近贼锋,而能舍安逸以就危隘,虽古人不逮也。”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元·许名奎《忍经》:“尧夫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知无不言,言无不听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49回:“此时素臣正在得君,真个知无不言,言无不听。旬月之内,把在京在外贪官污吏参劾殆尽。”
七搭八扯
余波未平
诛求无度 《旧唐书·于頔传》:“擅兴全师,僭为正乐,侵辱中使,擅止制囚,杀戮不辜,诛求无度,臣故定谥为厉。”
德容言功 语出《礼记·昏义》。见“德言容功”。
损人不利己 鲁迅《书信 致曹聚仁》:“只有损人而不利己的事,我是反对的。”
苦口之药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奋传》:“夫良药苦口,惟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达者能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