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慌失措的成语故事


惊慌失措

拼音jīng huāng shī cuò

基本解释失措:举止失去常态;不知如何是好。形容惊恐慌张;不知如何是好。

出处《北齐书 元晖业传》:“孝友临刑,惊惶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惊慌失措的典故

南北朝时期,北魏景穆帝的玄孙元晖业为人正直,十分有骨气。北魏被北齐所灭后,齐神武帝将魏孝武帝的皇后嫁给魏孝庄帝的侄子元韶。元晖业当着齐文宣帝痛骂元韶,被齐文宣帝下令处死,同时还有元孝友,孝友吓得惊惶失措。元晖业神色自若从容就义。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惊慌失措)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目光短浅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一章:“这位精明的庄稼人思前想后,竟得出了一个目光短浅的结论。”
八斗之才 唐 李商隐《可叹》诗:“宓妃愁坐芝田馆,用尽陈王八斗才。”
紫陌红尘 唐·刘禹锡《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走马观花 唐 孟郊《登科后》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物腐虫生 宋 苏轼《范增论》:“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
费尽心机 宋 戴复古《石屏集 论诗绝句》:“有时勿得惊人句,费尽心机做不成。”
简明扼要 毛泽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讲话、演说、写文章和写决议案,都应当简明扼要。”
安于现状 王朝闻《论凤姐》第11章:“这样的梦境,与我那不安于现状又不能改变现状的生活实际有关。”
营私舞弊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南洋兵船虽然不少,叵奈管带……营私舞弊,那里还有公事在他心上。”
闭关自守 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闭门自守,又坐邻伍铸钱挟铜,奸吏因以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