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城借一的成语故事


背城借一

拼音bèi chéng jiè yī

基本解释背城:背向自己的城堡;借一:凭借最后一战。背靠自己的城堡与敌人决一死战。意谓作最后的奋斗。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二年》:“请收合余烬,背城借一。”


背城借一的典故

春秋时,晋、鲁、卫三国,于晋主将郤克之统率下,将来攻之齐军打败。齐顷公遂遣大臣国佐往晋处求和,克乘机苛求诸多条件,佐严辞以对曰:“晋如欲和谈,齐愿献宝玉与归鲁、卫之地。若以此为挟,吾国唯将‘背城借一’矣。”鲁、卫二国之将孙行父与孙良夫从旁相劝,克终依齐之求而签订和约。 亦作“背城一战”。《明·余邵鱼·东周列国志·第二十回》:“世子华,年少方刚,请‘背城一战’。”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背城借一)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破镜重圆 宋 李致远《碧牡丹》:“破镜重圆,分钗合钿,重寻绣户珠箔。”
沟满壕平 李云德《沸腾的群山》:“沟满壕平,平地上的雪有三尺多深,寒气逼人,滴水成冰。”
不分青红皂白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六:“文采觉得这末不分青红皂白就不大好。”
流离颠沛 宋 洪迈《容斋续笔 杜老不忘君》:“前辈谓杜少陵当流离颠沛之际,一饭未尝忘君。”
姹紫嫣红 明 汤显祖《牡丹亭 惊梦》:“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古色古香 宋 陆游《小室》:“窗几穷幽致,图书发古香。”
作乱犯上 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第21回:“智者称为伐罪吊民,愚者即指为作乱犯上。”
倦鸟知还 晋·陶潜《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时至运来 南朝 宋 颜延之《大筮箴》:“时至运来,当在三五。”
永垂不朽 《魏书 高祖纪下》:“虽不足纲范万度,永垂不朽,且可释滞目前,厘整时务。”